logo
  • 加载中...
云南高校
打造学校特色 助力民族学子就业 云南民族大学多渠道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就业
时间:2015年04月29日信息来源:云南民族大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4月28日上午,随着由我校民族文化学院举办的以“合作共建,成就梦想,服务边疆,建设家乡”为主题的“学校+政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的召开,拉开了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毕业生大型招聘会系列活动的序幕。

雨花校区民族团结广场上人头攒动,印着“鸡毛信”的黄色帐篷下一张张年轻学子的脸,挤满了各个企业的展位。有的忙着递简历,有的忙着扫描二维码搜索公司信息,有的在电话联络周边高校的亲朋好友赶紧到现场来看看……这里是云南省2015届综合类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云南民族大学第二专场的现场。这次由省教育厅主办,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云南民族大学承办的招聘会吸引了我校和周边高校毕业生;各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等都亲自到场了解情况,并设置了学院的服务台,组织和引领毕业生有序应聘。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747万,我校今年也达到6017人的毕业人数最高峰值,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级各类政府都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就业潜力,拓展就业渠道,帮助更多的毕业生就业。此次招聘会我校共组织了570家企业到场参会,提供了近12000个就业岗位。在招聘会现场很多同学心态非常放松,对找到满意的工作充满信心。通过 “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均反映对本次招聘会的举办和组织非常满意,希望与学校加强联系,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提前为企业做好人才的储备,也为毕业生搭建实践平台。同时也反馈了我校毕业生在表达能力、组织协调、专业技能等方面还应进一步提升的诸多良好建议。

28日下午,招生就业处还组织部分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企业代表面对面地与学院老师、学生进行交流。学校大力构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平台,让企业走进校园,让学生面对企业,零距离地相互了解彼此的需求。

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与省内12个州(市)、县合作办学,培养熟悉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人才,至此,我校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已拥有11个民族12个语种方向,推进了“政府+学校”订单式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了与州(市)、县政府合作办学的渠道。与省委政法委等六部门合作,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为云南民族地区定向培养检察官、法官、司法调解员;与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创办云南民族大学临沧师专和丽江师专办学点和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与迪庆州人民政府合作,创办云南民族大学香格里拉职业技术学院;与玉溪九龙教育集团合作,创办了云南民族大学文化学院;与德宏州政府、瑞丽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我校的另一特色优势东南亚南亚本科语种专业目前已达到8个,语种专业基本覆盖整个东盟地区,并向南亚地区扩展,是云南省政府授牌的“云南省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优秀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班9月落户我校开班,学校已成为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高校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开设时间最早、语种专业最齐全、办学层次最高的单位,在国内高校非通用语办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是我校最具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专业之一,已经拥有了较为齐全的“东南亚语种专业群”,并初步形成了“南亚语种专业群”。

   

此外,我校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等3个理科类学院试行理工类专业打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文学类等5个大学科类专业中试行按大类招生、优秀生转专业、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各语种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经济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泰语、法学、行政管理等6个专业中实施了主辅修和双学位制。以上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培养方式的改革措施构建了我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这些新的培养模式,既体现了我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佚名编辑:云南民族大学)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